位于含山县昭关镇的后圩村,由昔日的默默无闻蜕变为今日乡村振兴辉煌历程中的代表之一,其成功转型归功于入选马鞍山市“五统五促”土地整治新型示范区。原先被忽略的耕地经过改造,已经转变为高效集约的理想范本。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源自“五统五促”的精妙策略,就像打开后圩村发展新篇章的那把金钥匙。
在实施”五统五促”过程中,后圩村展现出了极大的潜力与无限的光明前景。这种全新理念不仅是对传统方法的延伸,而且开启了耕地整治的崭新篇章。通过精心策划的村庄规划,使得原本独立的小乡村顺利融合到大型社区之中。环境美化的一系列举措成功将废弃的池塘改造成为富有生机的水体。同时,林耕发展计划的实施也使零散的林地得以连片,形成了一道道绿色的风景线。这些策略犹如神奇的画笔,治愈了后圩村每一寸土地的伤痕,赋予其全新的生命力。
土地整治的深度变革
自后圩村土地整治以来,经历了由单一整改深化至彻底改革的重大变迁。全村16个自然村庄中,有约十分之一毗邻古老滁河河堤,昔日防洪之所,如今却几乎丧失原有的功效,进而成为村庄面临的难题及负累。然而现今,这项综合治理项目已成功将其改造为崭新景观,同时对村内废弃水塘及沟渠进行全面清理,使得这座村庄呈现出全新的风貌。
本轮农村革新聚焦于对12个自然村的整合改造,包括彻底拆除6个村庄,并在其他6个中保留部分区域进行重组。涉及到共426户村民及约2千名拆迁户,其中已有387户签署了相关协议。现今,大何与张东两个村子的搬迁工作已顺利完成,并开始着手回填与土地整理以提升土地利用率。这一切措施旨在引领后圩村向现代化新农村迈进。
“五统五促”的实施细节
“五统五促”模式在昭关镇后圩村的执行,展现了精细化与全面性的特点,尤其对增减挂钩项目中的拆旧区复垦和补充耕地及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了精心谋划与实践。以后圩村为例,该地幅员辽阔,达到1.48万亩;而在增减挂钩项目中,预计可复垦土地324.71亩,实际净增耕地面积更是高达307.74亩。这些显著成效的取得,离不开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
预计于2024年启动的0.53万亩高质量农地改善计划中,昭关镇将主导标的招标等多个关键阶段,并承担起监理和质量检测的准备工作。整治过程中,我们将与权威机构密切合作,持续提供拆除及恢复区域的详细数据,同时精确监控施工进度,确保“五统五促”政策的完美实施。我们的长远愿景是,把后圩村塑造成现代化新农村,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节地贷”资金的注入
在区域土地改造过程中,节地贷资本成为引领改革的动力。这些资金为后圩村的土地整治提供了支持,确保项目进展顺利。通过资金注入及“五统五促”计划的实施,含山县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优化项目方案,旨在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最佳效果。
本资金注入不仅提高了数额,更是对后圩村未来规划的关键投资。这笔资金将全力辅助当地的设施更新和环境改善工作,力争构建出现代化的农村新形象。此举无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和希望。
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崇明县后圩村的土地整治项目成效显著,展示了一条将精细化土地配置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的创新之路。在此进程中,我们见证了土地集约使用的新型策略以及由此激发的乡村振兴的光明前景。这种宝贵的实践经验对如含山县及马鞍山市等地的乡村振兴规划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在“五统五促”理念的引领下,后圩村逐渐显现出重要地位,被赞为典范之作。它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和珍贵经验,将有望推广到更广领域,助力更多乡村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追求构建现代化农村的愿景,并巧妙地运用本地资源优势加以优化。
含山县的乡村振兴大戏
含山县乡村振兴成功案例源自后圩村土地整治项目。此项目不仅实现了土地的全盘整合,更借此提供了乡村振兴的创新观念与实施模式。
后圩村的未来展望
后圩村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希望。
在实施“五统五促”策略之后,后圩村已成功转型为示范样本。这一创新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实用法门具备广泛的发展可能,必能助力乡村持续发展再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