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测量难题终被破解!山东科技大学如何实现海陆无缝测量?

获得基金支持

最近,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学院院长,阳凡林教授的研究有了新进展。他在7月29日的访谈中透露,他们团队开发的船舶搭载的全覆盖一体化测量技术项目,成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支持。自2020年初起,阳凡林教授就带领团队投入这一课题的研究,目标是推动测量技术的升级发展。

这项支持是对他们前期努力的认可,并且为接下来的深入研究打下了稳固的基础。据消息,这项研究将增强海洋测量的精确性和覆盖范围,有望推动海洋测量技术的创新进步。

投身海洋测绘

阳凡林在武汉大学完成了硕士和博士的学习,并在国家海洋局二所进行了博士后研究。在这段经历中,他渐渐认识到了海洋科研的重要性。他明白海洋测绘对于实现“海洋强国”战略至关重要。鉴于我国海洋测绘体系起步晚、基础不牢,他深刻感受到,若想真正掌握海洋,首要任务是加强海洋测绘工作。

阳凡林坚定地选择了海洋测绘作为研究方向。他明白,若想深入探索海洋,海洋测绘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这种深刻的理解让他全情投入到了这一领域。

专业筹建成果

2009年,山东科技大学对教育理念进行了更新,这一变化给阳凡林带来了重大机会。作为关键成员,他与同事携手,成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海洋测绘专业。该专业建立后,教学成果显著。

历届毕业生就业表现突出,毕业后很快就被众多企业抢着录取,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该专业成为山东科技大学就业率领先的专业之一。这充分表明,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完全符合市场需求,阳凡林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成果实际应用

阳凡林和他的团队致力于海洋测绘、GNSS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他们的研究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积极促进了实际应用的发展。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在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大陆架划分中得到了应用,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款软件在研发上能准确提供大陆架边界的地形数据,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家级海洋项目。这些应用实例充分展示了研究成果,为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科研坚定态度

阳凡林在科研上立场坚定,他具备“执着于青山不放弃”的毅力,以及“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胆识。曾有一回,他出海时碰上了猛烈的暴风雨,许多人都会选择躲进避风港,但他却毫不犹豫地坚持采集了长达数十公里的测量数据。

遭遇困难,他并未退缩。他展现了坚定的意志,这促使他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进。他的做法不仅为团队树立了榜样,还帮助团队成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

培养优秀学生

阳凡林教学出色,是位优秀的教师。他课上知识丰富,传授给学生,点燃了他们对专业的热情,还尽力为学生打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近年来,他指导的学生成绩优异。

三十多个学生投身于海洋及极地考察等活动,对我国海洋战略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他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而且特别注重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爱国情感。

阳凡林教授在海洋测绘这一领域辛勤耕耘已久,他身上有哪些特质最令人钦佩?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同时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