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JPEG格式。但它具体有几类?压缩步骤是怎样的?很多人不清楚这些。下面会详细解析。
JPEG文件扩展名
JPEG文件常见扩展名有.jpg和.jpeg。二者本质一样。在电脑上,.jpg格式文件能直接改成.jpeg。文件本身没变化。很多人处理图片时,不用纠结扩展名。随便改不影响使用。这给实际操作带来便利。
标准JPEG格式
网络上常用标准JPEG格式。图片要完全加载。图片要读取完。这样才能看到全貌。它是一种灵活的压缩方式。用户可以在压缩比与图片品质之间进行权衡。比如一些普通网页图片。如果追求快速传输。可以把压缩比调高一些。虽然品质会下降一点。但是浏览受到的影响不大。
渐进式JPEG格式
渐进式JPEG是对标准JPEG的改进。在网页下载这类图片时,它会先呈现出大概的模样。然后再慢慢地展现具体细节。比如浏览网页相册时,一开始就能很快看到图片的大致样子。不用一直等待完整加载。随后细节会渐渐变得清晰。这样既能够加快感知的速度。还可以增加浏览体验的趣味性。
JPEG2000格式
JPEG2000是一种全新的图片压缩方法。它压缩品质更好。在无线传输中,信号不稳定会出现马赛克和位置错乱问题,JPEG2000改善了这些问题。比如在手机端通过无线网络查看图片,采用JPEG2000格式能减少此类问题。它还支持感兴趣区域。能指定部分区域的压缩质量并优先解压。所以它很适合专业图像处理。
JPEG压缩模式
顺序式编码按扫描线顺序处理图像数据,它依次处理,处理速度相对慢,不过它简单直接,适用于对处理效率要求不高的情况。递增式编码能逐渐提高图像清晰度,它分多次扫描传输图像,能让用户逐步看到更清晰的图像。无失真编码在压缩时不会损失图像信息,但其压缩比相对较低。阶梯式编码能够把图像分解开来。它是依据不同分辨率来编码的。这种编码适用于存在多种分辨率需求的场景。
JPEG压缩步骤
颜色转换十分关键。这是因为JPEG只支持YUV模式。它不支持RGB模式。所以在压缩彩色图像前。需要进行颜色模式转换。经过采样后。图像数据量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DCT变换会对图像信号在频率域进行变换。借此分离高频和低频信息。通过压缩高频部分。以实现减少数据量的目的。量化很重要。编码用的是整数码本。因此要把频率系数量化成整数。不过量化会让图像数据和原始数据产生差异。这是图像压缩后失真的主要缘由。
看完这些之后。你有没有最感兴趣的图片格式?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别忘了给本文点赞。也别忘了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