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应急部印发新规!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咋用?你知道吗?

灾害肆虐,但国家迅速发布的《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犹如一场及时到来的雨,为受灾地区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同时也让广大民众安心。这办法究竟会带来哪些改变和援助?接下来,我们将共同探讨。

印发背景

近期,财政部与应急部携手,迅速发布了《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鉴于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到民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在此之前,关于救灾资金的管理缺乏一套完整的规范措施,致使资金运用在某些环节上出现不足。新办法的颁布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并强化对救灾资金的管理。

资金定义

救灾资金源自国家一般公共预算,其用途非常清晰,旨在协助地方政府承担救灾主要任务。例如,在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时,地方政府需迅速启动抢险和救灾行动,以及援助受灾民众,这些活动均需资金保障,而救灾资金正是为此而设。所谓的重大自然灾害,指的是应急管理部门已启动应急响应的情况。去年,某地区遭遇地震灾害,应急管理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随后,救灾资金便迅速到位,有力地保障了当地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特殊情况补助

有些自然灾害虽未触发应急响应的门槛,但局部地区的灾害和危险程度却异常严重。面对这类特殊状况,我们该如何应对?这需要应急部和财政部共同商议,随后依照规定程序上报国务院审批,并最终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比如,曾有一地遭遇突如其来的洪水,部分村镇被淹没,形势十分危急。尽管灾害并未达到启动应急响应的标准,但通过相关流程,该地成功获得了资金援助,及时对受灾群众进行了救援。

支出范围广泛

救灾资金的用途广泛,涵盖了众多领域。在紧急处理阶段,救援工作是核心,需进行人员搜救和排除安全隐患;在物资和后勤支持方面,需采购必要的装备和物资,确保抢险救援物资的运输和现场交通、通讯的顺畅;同时,灾情的统计和应急监测工作同样不容忽视;而对于受灾民众的援助,则是重中之重,这包括他们的饮食、衣物和住所等基本需求。此外,负责储存中央救灾物资、管理森林草原航空消防等紧急救援所需的资金亦包含在内。一旦发生火灾,救灾款项将用于购置消防设备、运送灭火材料,并协助救助受灾的民众。

快速核拨机制

鉴于灾害的紧迫性,财政部与应急部设立了快速的资金审批流程。灾情一旦出现,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先行划拨部分救援资金,后续再进行资金结算。例如,某地遭遇泥石流灾害,形势危急,相关部门迅速根据灾情先行划拨资金。当地政府运用这些资金迅速搭建了临时避难所,并采购了生活必需品。待灾情得到控制后,将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进行资金结算,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性和合理性。

使用管理要求

省级财政部门在收到资金预算后,需在规定时限内与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协同,细致地分配并下达资金。同时,还需将本省区域设定的绩效目标进行上报并备案,该目标亦包括地方所需配套的资金。应急部负责指导灾区开展救灾工作,并监督地方合理运用资金。在某地发生地震后,负责应急管理的部门加大了对救灾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严格依照预算公开的相关规定管理救灾资金,并确保其使用接受公众的监督。

大家对这种方法在将来救灾工作中可能产生的效果有何看法?请点赞、转发本篇文章,并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意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