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迎来了第34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珍惜土地资源,坚守耕地红线”。在庆祝江西在耕地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继续深入探讨如何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国家繁荣。
江西:耕地保护的典范
江西省致力于提升土地利用率及耕地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果。2023年,全省新增耕地逾4万亩,并核实处置非耕地面13.78万亩;同时,设施农用地图斑整顿力度加大,违规行为显著减少。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江西在耕地保护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努力。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之一,江西自建国至今始终保证国家商品粮的稳定供给,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节地增效:江西的创新实践
自2019年以来,江西省大力推动”节地增效”举措,以期提升国土使用率,促进经济增长。此举着重强调”亩产论英雄”的理念,实施工业”标准地”政策,推进行政划拨用地改革及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诸项精细措施使江西的每单位生产总值用地面积明显减少,开发区土地集约运用水平年年攀升。这一显著成效不仅大幅提升了地域土地利用效能,更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土地高效利用的成功典范。
科技助力:土地管理的现代化转型
江西省在土地管理应用中,注重大规模采用先进技术,如土地卫片监测、移动设备在线核查、全方位大数据统计分析和云计算等。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成功搭建了江西省土地利用动态监管平台,实现了对供应后土地的在线、实景、实时动态监控。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土地管理的效率和精度,也为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面临的挑战:持续改进与创新
虽然江西省土地资源厅已在土地管理上成果卓著,但依然面对着土地利用粗犷、闲置用地处置乏力、激励政策失衡的问题。为了实现经济的高质高效发展,我省将深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通过优化空间配置、整合产业资源、提高效益,以期达到更高效的土地利用效果。
未来展望:共建节约型社会
立足当下,江西南部将不断深化土地集约利用改革方案,推动土地资源管理步入现代化新阶段。借助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江西有望在国内外树立全新的土地集约利用典范。